亚美体育真人娱乐 分类
亚美体育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发布日期:2023-04-29 浏览次数: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关乎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实有耕地19.18亿亩,总量较10年前的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减少了1.13亿亩。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约40%,大部分耕地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2018年全国农业成灾面积达1.59亿亩,其中,农作物受干旱灾害面积1.11亿亩,受洪涝灾害绝收面积1442万亩,还有1037万亩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农业产量年际波动大,持续增产难度高,威胁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13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9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目前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据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撑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升级。亚美体育

  当前,我国编制并实施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盯粮食生产目标,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为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期内同步实施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新一轮的规划主要突出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亚美体育

  一是更加突出质量要求。在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扩大的同时,兼顾耕地质量的改造提升。这对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至关重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生产设施建设是确保耕地产能达标,稳固产量目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基础措施,而耕地质量改造提升是拉高产能上限,有效降低资源投入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量潜力的关键举措。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将有效提高粮食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协同。

  二是更加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集中连片、亚美体育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越来越少,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及成本不断增大。因此,《规划》提出逐步提高亩均投入水平,亩均投资一般达到3000元左右,为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更高水平的资金支持。《规划》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成东北区、黄淮海区及长江中下游区等7个区域,因地制宜地提出分区建设重点和分省建设任务,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因此,新一轮的《规划》充分考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

  根据《规划》目标,到2030年全国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覆盖全国62.6%的耕地。若按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稳产1000斤来计算,12亿亩高标准农田可稳定供给1.2万亿斤的粮食,相当于当前我国粮食产量的90%,将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目标更加稳固。因此,我们应当立足祖国大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耕地质量与农业绿色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建设,精心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产能提升与绿色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农业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加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推广“科技小院”等技术落地和技术服务模式,加快农业绿色技术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亚美体育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亚美体育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