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体育真人娱乐 分类
权威发布|费县召开生态循环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亚美体育发布日期:2023-04-26 浏览次数:

  4月24日上午,费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生态循环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并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费县是农业大县,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万亩,林果种植面积75.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9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场223家,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30万吨、畜禽粪污185万吨、尾菜10万吨、林果枝条20万吨、林业板材废弃物100万吨。同时,因耕地类型多样、土壤有机质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工作中,费县坚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以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种养结合、立体生态农业为纽带,强化集成保障、科技支撑、高值利用、多级循环,探索创新“四全四新”举措(构建全域推进新机制、打造全量应用新样板、培育全链联动新业态、探索全效利用新路径),形成了“五化三环”综合利用模式(能源化、肥料化、基质化、饲料化、原料化,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荣创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一是集成保障,亚美体育构建全域推进新机制。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出台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配套文件,积极构建县乡村农业废弃物收储体系,建设集中收集和处理中心24处,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尾菜、林果废弃物等进行全域化收集处理。建立财政保障、金融支持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三年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800余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2.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3.5亿元。

  二是科技支撑,打造全量应用新样板。与省农科院共建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探索养殖尾水肥田、林下种植食用菌、鱼菜共生循环种养、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还田等绿色种养先进模式,打造了园区全量自循环种养结合样板。围绕整县域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省农科院以模式创新为引领,探索构建全平台支撑、全区域推广、全产业覆盖、全方位赋能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体系。全县成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科企创新联合体18个,建设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农业技术培训基地46处,建设果菜茶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5个,水肥一体化集成配套技术模式示范区10万亩,推广应用熊蜂授粉与天敌治虫、化肥农药减施等新技术32项,转化应用畜禽粪污厌氧发酵处理、食用菌高效栽培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果5项,为生态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2022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2%,化肥、农药利用率40.2%和41.2%,化肥、农药年施用量分别下降2%和3.3%,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新技术到位率90%以上。

  三是高值利用,培育全链联动新业态。探索建立“科企创新联合体”,围绕变废料为原料、变资源为产品,探索建立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五化”模式,实现了高值化利用。通过“加链组环”,形成了“秸秆—饲料—畜禽粪污—有机肥(沼气、沼液、沼渣)—农作物”、“秸秆、果枝—基质—食用菌栽培—菌渣还田”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有效推动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生产互促共赢。目前,已培育招引永能生物、启阳清能、化海农牧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40家,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发展产业链,有效提升了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是多级循环,探索全效利用新路径。探索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循环利用模式,主体小循环就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经营单元内建立独立的生态循环链,实现物质、能量顺畅流动转换;园区中循环就是集中园区内农业生产各环节、各经营单元,形成产业链循环圈;县域大循环就是将全县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县域内的自然禀赋与经济资源,找准生态农业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利用资源,变废弃物为产品,形成“覆盖全域、辐射周边、全效利用”的县域生态农业循环圈。通过循环利用模式,真正将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全域化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费县将按照“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目标定位,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努力把费县建设成为现代农业集聚发展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区、生态循环样板区,不断开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费县力量。

  亚美体育

  刚才通报中提出了“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循环利用模式。据我们了解,省农科院组织专家瞄准可复制、可推广的目标,在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探索园区全量循环模式样板。请您介绍一下费县科技示范园生态循环有关情况可以吗?

  为贯彻落实习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我院于2020年6月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携手费县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三年来先后选派350多名科研人员以脱产和非脱产的方式到费县挂职,对费县农业提供全平台支撑、全区域推广、全产业覆盖、全方位赋能,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费县“三个突破”工作的“一号工程”,由我院与县政府、山东东方集团合作共建。园区占地面积1600亩,规划建设综合服务保障区、良种繁育示范区、高效设施农业区、休闲农业融合区、种养循环示范区、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等六个功能区。2022年7月以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围绕种植业和养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优化集成了粮食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林下种植食用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还田消纳等绿色种养循环先进模式,打造了示范园全量自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样板。园区主要推广应用了四种技术模式:

  一是种养废弃物联合堆肥技术模式。通过建设规模化有机肥厂,将园区内的畜禽粪污、作物秸秆、尾菜全部收集,同时可接纳周边区域种养废弃物集中处理。通过优化堆肥处理技术,生产生物有机肥、菌肥等高值产品,实现废弃物稳碳保氮除害,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是养殖肥水精准还田零排放技术模式。建设低成本粪污处理工程,沼液用来灌溉园区果树和蔬菜种植,针对不同作物需求和土地承载力进行沼液精准施用,实现园区废水零排放。集成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配合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是林草废弃物高值栽培食用菌技术模式。利用果树种植区产生的大量果木枝条、杂草,经过适当处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充分利用园区林下阴凉湿润的小气候和散射光,生产大球盖菇、杏鲍菇、羊肚菌等,营养品质优良,且管理成本较低。实现大球盖菇等品种栽培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四是鱼菜共生循环种养循环模式。通过种养结合建立鱼虾、蔬菜、微生物的循环链。亚美体育养殖尾水经过排水管道进入藕池和稻田,为藕池和稻田增加了微量元素和肥料,同时,稻田藕池周边排水沟内进行小龙虾养殖,养殖小龙虾产生的养殖尾水,与沼液混合经水肥一体化设备用于园区果树和大棚蔬菜的灌溉,实现园区农业生产零排放。

  该模式样板是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成功探索,适合集约化种植、养殖复合区域,合理布置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防控面源污染,可为碳减排做出巨大贡献,将在我省现代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亚美体育

  在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上,能源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一直是群众比较关心的点,能不能用具体的运行数据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我县能源化利用模式是依托大型专业企业,将收集的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如临沂蔚蓝秸秆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生物质颗粒生产项目,大量处理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制作生物质颗粒、压块,提供高值清洁能源。年消耗秸秆27.1万吨,生产生物质颗粒6.2万吨、生物质压块18万吨,销售额16610万元,净利润达1351万元。再如山东永能生物热电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实现对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年可燃用秸秆及林业废弃物24万吨,节约标准煤9.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6万吨、二氧化碳240万吨,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年供蒸汽13.3万吨,年销售收入1.3亿元,净利润1287.8万元,同时也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

  我们的基料化利用模式是将秸秆、枝条等种养废弃物资源和基质化栽培产业特色相结合,构建“秸秆、枝条—栽培基质—菌渣—有机肥—种植业”的农业资源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农菌肥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22年,在特色食用菌产业方向上,全县生产黑木耳、平菇、香菇菌棒1400万袋,年产食用菌1.8万吨,总产值达到8860万元。以费县迦南菌业有限公司为例,年消纳周边秸秆、果枝用于食用菌栽培等基料化消耗3万吨,林木废弃物高效转化利用达91.35%,菌渣还田率达100%,年产香菇1.5万吨,菌棒800万袋,出口日韩等国家,年净利润503.4万元。

  山东启阳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面积6536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家集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天然气生产的企业,先后完成山东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项目建设,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与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开展科研协同攻关,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探索形成了“前端收集废物、中端产燃气蒸汽、末端产有机肥”“以畜禽粪便为主、农作物秸秆为辅”的农业废弃物“全产业链”资源化处理利用模式。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净利润2056万元。目前企业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

  一是大型沼气生产及提纯。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4500万立方沼气的大型沼气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粪便搅拌池、调节池、厌氧发酵罐、沼气池、干发酵池和贮气囊以及相应配套脱硫塔、气水分离设施等。公司现年产沼气3700万立方,提纯天然气2100万立方米,可供周边20万户居民生活燃气需要,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21万吨,降低全县单位GDP碳排放5.6%。

  二是餐厨垃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处理能力150t/d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经过分类筛选处理的餐厨垃圾可进行厌氧发酵,废油脂进行生物柴油的提炼,脱水后的物料进行厌氧产生沼气处理,沼渣用来生产有机肥,达到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目前,公司与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签订服务合同1000余份,累计发放垃圾桶15000多只,年处理餐厨废弃物24000余吨,处理率达到100%。

  三是养殖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综合处理。将全县养殖粪污、病死畜禽采取集中回收处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与养殖户签定粪污回收合同),每个乡镇配备一台专用无害化密封收集运输车,用于集中回收。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点12个,建设12个大型低温冷库作为临时存放病死畜禽暂存点,对整个收集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年处理畜禽粪污70万吨、病死猪24万头、病死鸡7000吨,带动周边村居6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6万元。

  亚美体育

  四是有机肥生产。投资3000万元,对养殖粪污、病死畜禽、秸秆等有机质综合处理后,通过新材料技术进行压滤、浓缩去胶质,进行液体有机肥生产,目前公司每年可生产有机肥15万吨,可降低全县亩均化肥使用量7.64千克/亩,完整的有机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肥料利用集成模式正逐步形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